長期以來,傳頌著內蒙古地區有“四大好吃”,那便是“白生生的莜面,黃嶄嶄的糕,蕎面圪團,肉餃餃?!?/span>
莜面魚魚
莜面用莜麥加工而成。莜麥為普通燕麥屬植物,耐鹽堿,主要生長在內蒙古中西部。莜麥加工成莜面,需先把莜麥淘洗干凈,然后在炒鍋上煸炒,待冒過大氣后,炒至兩分熟時可出鍋,然后上磨加工成面,即可制作各種莜面食品。品種有窩窩、魚魚、饸饹、飩飩、神棍、黑老鴰含柴、圪饦兒菜等。推窩窩、搓魚魚是許多內蒙古媳婦拿手的廚房技藝。
莜面的吃法有冷調和熱調、素調和葷調之分。冷調用腌菜湯,熱調用大燴菜或餾湯湯;素調無肉,葷調有肉。俗話說:“莊戶人上排場,莜面餾湯湯?!庇衷疲骸八氖镙嫒锔?,十里的蕎面餓斷腰?!币鉃槌燥栆活D莜面能走40里山路,耐餓。
莜面還有多種吃法,如做成餃餃、窩窩、拿糕、塊壘等來食用。據有關部門測定,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縣的莜面,其蛋白質、脂肪等成份高于大部分糧食作物,和土豆、大皮襖并稱“內蒙古三件寶”。同時,莜麥對于冠心病、動脈硬化、糖尿病等,也都有很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。
1.莜面魚子
莜面魚子
也稱魚魚。有蒸、煮兩種,做法是將莜面用開水和好,揉勻揪成小塊,用手掌外側在面板上搓成細條,有的婦女能用兩手同時搓,一次搓出10余條魚魚。搓好后上籠蒸到冒大氣即可。平原地區大火蒸七八分鐘就可以了,山區氣壓低,需蒸二十分鐘,稱蒸魚子。另有一種用手心搓擠成扁魚狀放在鍋內煮,稱煮魚子。蒸魚子打鹵湯,煮魚子熗鍋煮熟食用。
魚魚食用時,一年四季的吃法略有不同。春季,水蘿卜、黃瓜等切成絲,拌上蔥花、辣椒、香菜,再用醋、鹽水或腌菜水調和成的湯汁(俗稱鹽湯)拌著吃;夏季同樣佐以各種時令菜;秋季,常以大燴菜拌著吃;冬季,可將羊肉末佐以鮮姜等小料熬成羊肉湯,另加辣椒、家制小菜,并煮土豆作為搭配。用鹽湯下飯稱冷調莜面,用大燴菜和羊肉湯下飯稱之為熱調莜面。
一年四季,四種吃法。夏季降溫開胃,冬季驅寒暖身,是內蒙古老百姓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。
2.莜面窩窩
制作莜面窩窩
用沸水將莜面和好,取一小塊面團放在平滑石板上,用手掌壓成薄片,然后用食指卷成長筒,放入籠屜蒸10分鐘。蘸各種湯羹食用。味道多變,口感勁道,一口一個,吃起來讓人感到特別滿足。
3.莜面三下鍋
莜面三下鍋
用溫水把莜面和好,取適量面團用手搓成6~10厘米長魚狀,放入籠屜蒸熟。將土豆去皮切成塊,加油、鹽、蔥等佐料和適量水熬煮成湯。再將蒸熟的莜面魚子倒入湯中,燒開鍋即可食用,湯汁濃郁,是家?;蛘埧偷暮眠x擇。
如今,人們根據自己的口味創造出更多不同的湯料,番茄、紅湯、涼湯、羊肉湯,豐富的滋味總能讓人大飽口福。
4.莜面餃子
莜面餃子
用溫水把莜面和好做餃子皮,用土豆、野菜等做餡。餃子包好后,放在籠里蒸熟即可食用。和普通的餃子不同,莜面餃子的面皮更加勁道,并且多了一絲莜面特有的清香,鮮香可口,回味無窮。
5.貓耳朵
莜面貓耳朵
將莜面和好搟成面片切成菱形,然后用大拇指和食指相碾成貓耳朵的形狀,入鍋煮熟食用。一口下去,面食混合著湯汁,口味咸鮮,令人食指大動。
莜面窩窩
莜面作為內蒙古地區的主要糧食之一,以其營養價值高、口味豐富等特點深受百姓的喜愛,在餐桌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。而種類繁多的莜面吃法所體現的,是內蒙古人民餐桌上的智慧,更是中國人“民以食為天”的傳統文化。如今的我們,通過莜面的花樣吃法,一起感受內蒙古的飲食民俗。
網站聲明
網站地圖
聯系我們
Copyright All rights版權所有:中共內蒙古自治區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
地址: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興安南路147號電話:(0471)3292175 蒙1CP備05003250號-3
蒙公安備案:15010502000173號 政府網站標識碼:1500000032
技術支持: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