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阿拉善”系蒙古語,意為“五彩斑斕之地”。阿拉善盟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最西部,東、東北與烏海、巴彥淖爾、鄂爾多斯三市相連,南、東南與寧夏回族自治區毗鄰,西、西南與甘肅省接壤,北與蒙古國交界,邊境線長735公里。阿拉善盟有蒙古族、漢族、回族、滿族等28個民族。全盟轄3個旗和4個自治區級開發區,盟行政公署駐阿拉善左旗巴彥浩特鎮。
阿拉善是一個類型多樣、特色突出、品質高雅、區位差異明顯、文化內涵豐富、潛在優勢深厚的旅游資源富集區,擁有一批國家級乃至世界級的精品資源。按照國家《旅游資源分類、調查與評價》標準和全盟旅游總體規劃中采集、分類、評價的結果,阿拉善盟擁有8個主類29個亞類98種基本類型的旅游資源,分別為國家標準的100%、93.6%和63.2%,資源單體479個。按資源級別分,五級旅游資源24處,四級旅游資源107處,占資源單體的27.3%。阿拉善盟共有A級景區28家,其中AAAA級景區13家,AAA級景區3家,AA級景區12家。
截至2021年,阿拉善盟常住人口26.54萬人。全盟行政區域土地面積27.02萬平方公里,城市面積891.00平方公里,城市建成區面積57.86平方公里。在內蒙古自治區12個盟市中面積最大、人口最少。
“阿拉善”系蒙古語,意為“五彩斑斕之地”。阿拉善盟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最西部,東、東北與烏海、巴彥淖爾、鄂爾多斯三市相連,南、東南與寧夏回族自治區毗鄰,西、西南與甘肅省接壤,北與蒙古國交界,邊境線長735公里。阿拉善盟有蒙古族、漢族、回族、滿族等28個民族。全盟轄3個旗和4個自治區級開發區,盟行政公署駐阿拉善左旗巴彥浩特鎮。
阿拉善是一個類型多樣、特色突出、品質高雅、區位差異明顯、文化內涵豐富、潛在優勢深厚的旅游資源富集區,擁有一批國家級乃至世界級的精品資源。按照國家《旅游資源分類、調查與評價》標準和全盟旅游總體規劃中采集、分類、評價的結果,阿拉善盟擁有8個主類29個亞類98種基本類型的旅游資源,分別為國家標準的100%、93.6%和63.2%,資源單體479個。按資源級別分,五級旅游資源24處,四級旅游資源107處,占資源單體的27.3%。阿拉善盟共有A級景區28家,其中AAAA級景區13家,AAA級景區3家,AA級景區12家。
截至2021年,阿拉善盟常住人口26.54萬人。全盟行政區域土地面積27.02萬平方公里,城市面積891.00平方公里,城市建成區面積57.86平方公里。在內蒙古自治區12個盟市中面積最大、人口最少。
Copyright All rights版權所有:中共內蒙古自治區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
地址: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興安南路147號 電話:(0471)3292175
蒙ICP備05003250號-3
蒙公安備案:15010502000173號
政府網站標識碼:1500000032
技術支持: 內蒙古傳星科技有限公司 網站地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