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炎武(1613—1682),初名絳,字忠清,后改名炎武,字寧人,世稱亭林先生。明末清初江蘇昆山人。明諸生。南明魯王政權時,官至兵部職方郎中。清兵南下時,參加昆山、蘇州武裝抗清斗爭。失敗后,奔走于山東、河北、山西、陜西等地,結交聯絡各地抗清復明志士,踏查中原地理形勢,以圖抗清復明大業。
與黃宗羲、王夫之并稱清初三大儒。纂有《天下郡國利病書》《肇域志》《建康古今記》《營平二州史事》《昌平山水記》《歷代帝王宅京記》《山東肇域記》等,參修《山東通志》《鄒平縣志》等,另著有《日知錄》《石經考》《求古錄》《亭林文集》《明季實錄》等。
所作《營平二州史事序》一文,被近代學者黃本誠認為是顧氏修志旨要,并概括為五點:一是修志的人要有一定的學識;二是要網羅天下志書以做參考;三是要深入現場進行調查研究,反復勘對,必得其實而后止;四是要有充裕的時間;五是文字要通俗易懂。
摘自《方志百科全書》